分卷阅读63


氏的手段会如此爆裂。

代吉笑了一下,嘴角向两侧拉开,“没有人告诉我,是我自己发现的。”

“皇上,您知道吗,最可笑的不是我们被佟家当作蚂蚁一样踩死,最可笑的是我的报仇。”

代吉扭头看着那道隔绝了佟贵妃身影的帘子,目光似乎穿透那厚重的绸缎,落在躺在床上昏迷中的佟贵妃身上。

“我想着要给佟贵妃下药的,可是我根本没有能力找到毒药,我想买通人,可是我没有银子去做这件事,我想推佟贵妃落水,可是她身边总是跟着一大堆的人,我都挤不进去。”

“我捅她的那把刀,都是我以帮嬷嬷做针线活为借口,借来的剪子,拆开了之后一点一点磨成的。”

就是这么可笑,她连报仇的能力都没有,只有拼上自己的性命才有可能让佟贵妃付出代价。

代吉收回视线,直直的看着皇上,“凭什么佟家就能高高在上,我表哥的军功就给他们旁支一个纨绔子弟做了垫脚石。”

她的眼睛里只有一个答案,凭什么呢,还不是凭皇帝的偏袒。

底下人就算发现佟家有占别人功劳的行为,一翻名字,不过是个小喽啰而已,犯不着为了他得罪佟家。

更何况报上去又怎样呢,只要皇上偏袒着,谁能真的处置那个姓佟的人。

八旗里数得上名号的贵族,全都是军功起家,打天下有他们一份功劳,现在八旗尚武之风还没有减弱。

那些靠着军功立足的家族,本身就在军营里摸爬滚打,最懂的笼络底下人的心。

绝不会做出强占军功的事情,谁做出这种事情,那整个家族在军队里的名声都臭了。

只有佟家这种靠女人上位的,才会如此不讲究,单看佟家的联姻情况就知道,很多自恃靠本事立足的人家是看不上他们的。

佟家的嫡支只能娶人家的旁支,正经的主支嫡女,他们娶不上。

如果没有皇上偏袒,他们怎么敢这样做出杀人灭口的事情。

康熙沉默了,他心里已经明白代吉说的话,就算其中有不少主观的想象,可有些事情应该是真的。

佟家的旁支占了一个下五旗普通人家的子弟的军功,这种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除非去敲登闻鼓,不然康熙是不可能知道。

佟贵妃因为佟家享受了诸多有优待,最终却也被佟家的过错而牵连。

康熙缓缓开口:“纳克达氏得了风寒,没有及时诊治,病重而亡。”

皇家绝对不能出现一个嫔妃刺杀另一个嫔妃的丑事,这些都只能被掩盖。

代吉听了,反而笑的轻松又自由,死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她其实也是恨自己的,如果她没有自以为是,不听表哥的话就进宫。

她没有自以为聪明的投靠佟贵妃,希望佟贵妃能够抬手放过元良。

那么佟贵妃就不会告诉家里人,有这么一个麻烦在。

元良就算被抢了功劳,没什么前途,但是起码人还活着。

她死了也算是如了自己的心愿,她早就不想活了。

康熙让曹寅去查纳克达氏口中所述的那些事情,如果为真....

他真的需要考虑考虑自己是不是对佟家太过于优待了。

纳克达氏被处置的极快,魏珠生怕她再说出什么要命的话,牵连了他们。

而佟贵妃病重的消息同一时间传了出去。

后宫里的人终于明白了原来是佟贵妃病重啊,怪不得皇上的脸色那么难看。

玉瑶此时心里也有点不安,承干宫封锁了消息,只知道是佟贵妃病重。

她感觉大概率是跟纳克达庶妃有关,最坏的结果就是纳克达庶妃供出有人给她递了消息,而皇上彻查…

想到这,玉瑶就有点紧张,她没想到纳克达庶妃动手这么快,而且居然是一击致命的手段。

而康熙这边也终于收到了曹寅的折子。

佟家旁支子弟强占元良军功的事情确有其事。

那元良在代吉进宫后,后悔不已,担心她做出什么傻事。

特意去那个旁支子弟家里,表示自己心甘情愿把军功给他,不会再对任何人开口说此事。

只希望佟家能递个消息,让佟贵妃照料代吉几分。

那个旁支子弟听了哈哈大笑,嘲笑他痴心妄想,贵妃娘娘那里是他们可以攀附的,直接将元良赶了出去。

若是仅是如此,那元良也只不过是郁郁不得志,最起码人还活着。

偏偏佟国维的夫人,佟贵妃的额娘赫舍里氏进宫后不知道听佟贵妃说了什么。

回来就叫那个旁支子弟快点将惹的麻烦处理了,别给贵妃添乱。

于是元良在回家路上被人堵在了胡同里,打死之后扔到河里。

衙门定了酒后失足落水。

未必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没有能力对抗的佟家呢,根本不敢为了一个小人物去跟佟家对上。

有能力的呢,何必为了一个人的事,闹到皇上面前,这点事打不倒佟家,顶多是那个旁支子弟被处置。

到时候佟家依然屹立,他们还跟佟家撕破脸,对自己又没什么好处,何必呢。

曹寅查清事情之后,都忍不住骂佟家几句,真是嚣张跋扈不可一世,莫非以为这北京城姓佟了?

曹寅将那个旁支子弟抓了起来,先关在大理寺的大牢里,剩下的还得等皇上处置。

康熙看了折子,嘴唇紧紧的抿着,两条严肃的纹路在嘴角旁出现。

这事不能光明正大的处置,甚至连公布都不能,不然对将士们都是一个冲击。

如果只以杀人罪处置,那么必然会让人联想到宫中纳克达庶妃和佟贵妃的死亡。

到时候猜测的声音多了,皇室的名声就回受损。

但是佟家那个子弟做的事情,杀头也不为过。

康熙心里是决定一定要处置的,但是怎么个处置法就是问题。

干清宫的书房里,只有康熙和曹寅两人。

曹寅站在下首,低头看着地上的毯子,猛然听到皇上一句问话。

“曹寅,你认为该如何处置。”

曹寅一时间摸不清皇上的心思,这是要处置佟家子弟,还是希望将这件事遮掩下来。

犹犹豫豫不敢直接开口。

康熙看见了他的犹豫,“不必顾虑,尽管直言。”

第38章

曹寅思虑片刻, 将话在肚子里转了几个圈。

“皇上,奴才以为,我大清以武起, 八旗兵丁尚武之风浓厚, 军中规矩不可破,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此乃社稷之根本,还望皇上斟酌处置。”

说的比较隐晦,翻译一下, 曹寅的意思就是, 这占军功又杀人灭口可是个天大的事, 影响太不好了!

这不是动摇军队将士的心吗,皇上您可不能因为那是你母族的人就徇私啊。

虽然确实是为了主持正义,希望那个佟氏子弟能受到惩罚。

但是曹寅心里也有点自己的小心思,皇上若是不打算处置, 那他岂不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