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6
尚方局很大,以前以打造兵器铠甲等器械为主,后来又加了造纸和印刷等事务。
还未靠近,刘隆听到尚方局里传来嘈杂的声音。刘隆叫停羊车下来,先去最前面的一个大院子。
院中杂乱地摆着木桶、碎木板等东西,主管的寺人赶忙带人前来拜见皇帝。
“这里是做什么的?”刘隆的鼻尖萦绕着一股油墨的味道,猜测:“这是雕版印刷的地方?”
寺人满脸陪笑:“圣上英明。”
刘隆颔首:“我只看看,你们不必在意我,继续做事。”寺人引着刘隆进了殿内。
殿内并未隔开,极为阔朗。因为下雨天气昏暗,点起了灯,里面的人忙忙碌碌,有抱纸的,有刷墨的,有装订的……
当刘隆的目光落在某处,这寺人就详细地为他讲解。寺人还将一本新装订好的《诗经》呈给刘隆。
刘隆还未翻开,就闻到刺鼻的油墨味。他现在对《诗经》极为熟悉,看到一个字就能背诵出余下的内容。
“朕记得你初学的就是《诗经》,对不对?”刘隆想起了他初学《诗经》时,江平辅助他背诵的情景,忍不住笑起来。
江平笑道:“圣上好记性。”刘隆将书还给寺人,问起印刷的产量来,寺人一一答了。
三人从殿里出来,正碰到匆匆赶来的蔡伦和张衡。刘隆一愣,对于蔡伦他有准备,但张师傅的出现完全出乎意料。
“圣上,原来你今天没去上课在这里啊!”张衡幽幽道了一句。
今日小寺人来学堂请假,张衡几人还猜测圣上要和陛下一起去邓氏探望西华侯。
没想到陛下出宫了,圣上什么也没干,就在宫门口等人了。
刘隆闻言,顿感头皮发麻,心生不妙,突然有一种逃课上网吧被任课老师抓住的窘迫。
救命!
“咳……张师傅,你关于日食的研究出结果了吗?”刘隆理直但气不壮地道。
作为日食研究项目的甲方,刘隆有权利知道张师傅的研究进度,并在必要的时候给予督促,保证项目及时完工。
第76章
刘隆急中生智,以为自己能稳占上风,结果只见张师傅微微一笑,略带矜持道:“臣正好有些心得,想与圣上交流一下。”
刘隆闻言一愣,惊讶道:“张师傅,你竟然真做出成果了?”
张衡摇摇头,道:“不敢当成果二字,就是有个小结论,不知圣上可否赏脸,来臣的实验室一观?”
提到实验室三个字,张衡到现在有些不太适应。这是他从皇帝口中听来的新词,直白而易懂,于是沿用下来。
刘隆起了好奇心,抬脚道:“你带我去看看。”张衡在一旁领路。
蔡伦在皇帝看不到的角度擦了擦额头的汗,朝张衡露出一个感激的眼神。
印刷房的后面是雕版房和铸造房,里面材料堆积,特别是铸造房,十分危险。若是皇帝在这里受了伤,怕是谁也承担不起。
张衡能将皇帝不着痕迹地引到清静的实验室,实在是再好不过。
一行人来到实验室,恍若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精密巧思的器械整齐地摆放着,上面闪烁着金属的冷芒和木质的柔和。
刘隆看到了浑天仪、指南车、计里鼓车以及几个木雕,最中央有个台阶,绕着圆柱盘旋而上。
刘隆抬头看台阶通往的方向,发现这台阶竟然直达房顶。
“上面是观测星象的地方。”张衡解释道。
刘隆点点头,又道:“皇宫之中最高的地方应该是朱雀阙。这个地方太低了,若观测星象可以找高一点的地方,比如山顶之类。”
“大汉幅员辽阔,若各地都观测记录,这些数据说不定会有大用处。”刘隆对天文了解不多,但也知道观察数据对研究的重要性。
张衡闻言眼睛一亮,目光灼灼地盯着小皇帝,满眼都是渴望。他愈是研究,愈是发现天文的奥妙,愈是被吸引。
刘隆想了想,道:“你选出合适的人,再拟个章程上来。”
张衡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道:“臣遵命,多谢圣上。”
刘隆被张衡溢出来的喜悦所感染,笑着叮嘱道:“张师傅于天文一道是大才,千万不要吝惜笔墨,务必将这些写出来,雕版印刷传之后人。”
张衡又应了。蔡伦满脸笑容道
:“圣上放心,我们尚方局的人天天催着张师编写教材呢。”
刘隆颔首,道:“学以致用,这是很多学问能传下去的主要原因。”
张衡笑道:“我已经在写了,也在教宫人匠人学习。”
刘隆点一点头,道:“张师傅素来考虑周全。不过张师傅刚才说日食研究出了成果,但不知成果是什么?”
张衡笑起来,又将刘隆引到一处室内,里面空间不大,却堆满了稿纸。
刘隆定定地看着张衡,张衡不好意思道:“东西有些多,也有些乱。”
张衡从最上面拿出一张纸,呈送给刘隆。刘隆看了一眼,这与他记忆中模糊的黄赤交角图有些类似。
“臣通过计算得到,今年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有日食。”张衡的声音有些发颤。
刘隆拿纸张的手一顿,不可置信地看向张衡,问:“真的假的?”
张衡:“臣不确定,但臣确实计算出来了。”
“好好好,张师傅你做的不错。即使预测错了,也无碍,一步步来。”刘隆激动起来。
他低头看着手中的纸张,仔细看隐约看懂一点,使劲又看,只觉得上面的步骤似懂非懂。
刘隆不为难自己,将手中的纸张还给张衡,道:“张师傅可名传千古了。”
张衡摇头,道:“若非圣上指点迷津,臣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刘隆连忙否决,他什么也不懂,就在张师傅迷茫的时候安慰一下他,怎么就担了这么大的功劳。
噫,张师傅也变了,那位品性正直一心向学的人也变得会拍龙屁了。
皇宫真是个大染缸啊!刘隆感慨万千。
张衡若是知道皇帝心里所想,肯定会把刚才的话连标点符号都收回去。
他刚才可是真心实意地感激皇帝啊!
刘隆没有意识到,他这个几乎将所有知识还给老师的学渣,潜意识的常识其实是一代代人的积累,跨越了两千年的历史长河,耗费了无数顶尖学者的心血,终于指明了一条正确的方向。
刘隆的一些常识仿佛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座灯塔,为航船指引方向。
当然张衡更是居功至伟,皇帝敢说,他就敢信。他驾驶着一
艘破破烂烂的木板船,乘风破浪,朝前航行。
“我们且待七八月。”刘隆勉励张衡道。
张衡与皇帝的谈话不胫而走,不仅皇宫之人知道他预测七八月之间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