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3
候的认真态度脱不开干系。
单从这个角度,很难想象这两个在不同球场里认真磨练球技的人,在进球场之前都还处于烦恼之中。
扣球被远川凌的单人拦网拦下时,松川一静如此想道。
那双灰色的眼眸在球场上永远都很冷静,好像任何一点破绽都无法逃脱他的视线。
松川一静隔着球网打了个冷战,“远川,你很可怕啊……”
“嗯?”远川凌不明所以地歪了歪头。
松川一静摆了摆手,“没什么,要尝试一下三人拦网吗?”
伊达工业的拦网技术,大概是个副攻手都忍不住想尝试一下。
远川凌点头应了。
于是他们切换成三个人拦网,黑田巡带着其他成员在对场扣球。
三人拦网最主要的还是时机。
远川凌和松川一静还好,在之前的小队练习赛上有配合过,但是换上第三个没有配合经验的人,拦网就总是出现失序的情况。
十几次之后,传球的黑田巡停了下来。
“果然还是要训练才能配合得上。”
还有一点他没说,能不能配合上,也和副攻手对拦网时机的掌控有关。
远川凌在预测球路这一点上一骑绝尘
松川一静作为副攻手,拦网技术也不低。
但其他配合的替补正选就有些差强人意了。
“就是那种吧,要保持同一频率才行。”黑田巡用了一个相对抽象的说法。
远川凌双手撑着膝盖,缓慢调节呼吸。
入畑教练选择伊达工业作为对手,大概也是想让他们学习一下。
按照黑田巡的说法,去年的春高地区预选赛,青叶城西就败在四分之一决赛时的重炮型主攻手那里。
除此之外。
追求新的变化应该也在计划中。
经历了一段中场休息,那边的练习赛再度开始了。
远川凌这边结束练习,在入畑教练发现之前溜回观众席。
第一局伊达工业险胜。
第二局两边交换球权,青叶城西的轮次站位进行调整。
及川彻作为二传手在二号位,三号位四号位分别是副攻手今井越一和主攻手松石明。
而后场一号位是主攻手岩泉一。
这是个进攻性非常强的轮次。
开场的第一球发给六号位的副攻手,今井越二今天的接球也相当稳妥。
及川彻几乎没有犹豫:“松石前辈!”
这一球脱手之后远川凌就发现了,和及川彻之前托给松石明的球相比,这一球略高,而且稍稍有些远离球网。
这是个很有指向性和引导意味的托球,开放性的强攻必然会撞上伊达工业的三人拦网。
之前就有说过,及川彻不是个习惯给攻手引导球路的二传手。
但这段时间在松石明那里积累的信任,已经足够让他在球场上不客气地做一个指挥者。
他在尝试另一种可能性。
远川凌回头看了一眼教练席上的入畑教练。
是中场休息的时候进行的战术安排?
但入畑教练此刻的反应也有些惊讶,看起来很意外。
远川凌明白了,这是及川彻自己的判断。
从第一局用今井越一的扣球技巧避免正面对抗三人拦网开始,及川彻就做好了在第二局让松石明作为主要进攻点的准备。
不管在什么时候,躲避正面对抗都是在向对手传达示弱的信号。
“没有能力和勇气正面对抗三人拦网”。
及川彻用整个第一局的时间,在伊达工业的球员心里埋下了这样的种子。
只需要那一点点的轻视和放松警惕,都可以成为替松石明撕开拦网缺口的助力。
伊达工业的二传手稍微慢了一步,此刻没有完全并拢的拦网手,破绽非常明显。
松石明抓住了这个机会,扣球从中间突破三人拦网,直接砸在后场的无人防守的底线上。
黑田巡语气有点不爽:“及川那家伙,还真喜欢‘见面杀’啊……”
在开场就压下对手的气势,相当张扬又有压迫感的打法。
不管是第一局直接得分的跳发,还是此刻松石明突破三人拦网的扣杀。
及川彻的排球风格在这两次“见面杀”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一球好像是什么解除封印的信号,松石明的扣杀越来越重,也越来越游刃有余。
对角的岩泉一也完全不甘示弱,完全不畏惧三人拦网。
这大概是一场强攻和防守的直接对抗。
而一旦在这种对抗里率先落了下风,节节败退只是时间问题。
练习赛的第二场,青叶城西大比分获胜。
第三场开赛之前,远川凌被入畑教练叫了过去。
“远川,有好好观察伊达工业的拦网吗?”入畑教练老神在在地询问道。
远川凌一愣。
他以为入畑教练叫他过来是想让他在第三局作为发球员上场,但现在看来似乎不是这样?
远川凌很客观地说:“有。拦网的时机掌握得很好,球员的拦网技术也很强。”
“上场去尝试一下吧。”入畑教练爽朗笑道。
“是!”
看着远川凌走向候场区,沟口领队忍不住说:“让远川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组织好三人拦网,有点太勉强了吧?”
入畑教练道:“及川是能最大程度解放攻手能力的二传手,现在的球队不缺乏进攻性,但在防守上还是有些弱势。白鸟泽那边,牛岛君已经入队了吧?如果没有合格的防守线,在那种重炮下可是没有胜算的。”
“只是一种尝试。”
在边攻架起一门有杀伤力的重炮。
然后在三米线内放上防守的盾牌。
入畑教练很期待球队真正成型的那一刻。
第三局开场只过去了几分钟,远川凌替换今井越二上场。
远川凌站上三号位,右手边是岩泉一,左手边是及川彻。
岩泉一本来以为,这两人在球场上面对面会让场面僵下来,没想到都很淡定。
远川凌道:“三人拦网的时机,让我来掌控吧。”
岩泉一点头,“没问题。”
及川彻嘴唇嗫嚅几次,说:“听你的。”
远川凌看他一眼,眼底带着点笑意,又迅速收回视线,在裁判的哨声中站好位置。
后场,松石明发球,伊达工业的一传很稳健,球飞向二传手的方向。
左边的副攻手已经进网,右边的主攻手略微后退了几步。
后排的主攻抬头盯着球准备助跑。
应变拦网的精髓是,看准传球方向然后再组织拦网。
哪一边?
远川凌紧盯着二传手的指尖,触球的那一刻,“右!”
伊达工业以拦网著称,在进攻方面也比较喜欢打强攻。球传给了右边的主攻手。
三人在第一次的三人拦网里展现出了惊人的默契。
虽然跑位和起跳的节奏不太一致,但拦网手抬起的高度持平了。
但远川凌和岩泉一之间稍微有一些缝隙。
伊达工业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