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


弘晳把膳食送来了,康熙不忍辜负他一片孝心,还是用了些。

康熙本来还有点怀疑他,这点怀疑本来也只会放在心里不会说出来。

可遇上太子这事,康熙忽然想好好的和弘晳聊一聊。

他说:“太子回京前,京中就有传言,说太子若是病死了,朕就会立你为皇太孙。这传言朕找不到源头,也不知是谁说的。”

弘晳见康熙用的还不错,也知道这时候,康熙用这些已经很好了,便又亲自收拾了,然后让人将东西拿出去了,服侍了康熙净手。

他才说:“孙儿也听见了。纵然是现在,外头也有许多人说,这个传言怕是要应验。也有人说,这是传言,不足为信。更有人说,这是孙儿与阿玛联手放出来的传言,就是为了谋夺皇太孙之位。”

“胡说!”康熙下意识的就否认。

或许他之前也是这样想的。可现在却不这样想了。

他自小宠爱的皇孙,怎会是个用父亲性命谋夺这些的人呢?

胤礽也不是这样的品性。

这只能是有人栽赃嫁祸,为的是什么,还是想害他们父子么。

就和之前那些人联起手来,想要害了弘晳是一样的。

只是太子重病,他们还来不及动手,就直接将这件事安在他们父子身上。

自从太子重病垂危,康熙心里就一直非常的内疚自责懊悔。

他知道太子寿数难永的事,却始终下意识的忽视这一点,哪怕太医西医都与他说过了,他还是认定只要好好医治就能医好太子的病。

一方面他知道太子的病要好好休养,一方面又不得不起用太子牵制皇子阿哥们与八旗勋旧的势力。

甚至将太子当成个健康人一样去用。

太子操劳成这个样子,回京就吐血晕倒,康熙觉得自己要负很大的责任。

康熙心里难受,就不忍苛责太子,更不忍苛责弘晳。

倘或……倘或还有一线生机,太子能好好的活,他绝不让太子再如此辛劳了,一定让太子静静的安养。

弘晳抬眸,认认真真的看着他的玛法。

刚重生回来的时候,他还是个小婴儿。

爱恨都要巨大的能量,他恨不动,也爱不起。他必要先好好的长大再来谈这些事。

他小时候,总是不爱见康熙。见了喜欢的人就给抱给笑脸,见了不喜欢的人扭头就走了。

偏康熙喜爱他,喜欢把他带在身边教养,一点儿也不在意这些,反而觉得这个长孙特别的有意思特别的有个性。

反倒比起旁的皇孙,更喜欢亲近他一些。

后来他长大了,更爱太子,爱他的额娘,为了他要守护的人们处处周全,这心里头对害过他的人们,当然恨意灼烈。

对康熙这个皇祖父,可谓是感情复杂。

对他的爱与生俱来,对他的恨难以磨灭。

可渐渐的,他也会发现,这个皇祖父还没有走到那个皇祖父的时刻,他就长大了,避免了他阿玛与玛法之间的隔阂和深刻的矛盾。

似乎祖孙父子之间的感情,反而要更纯粹一些。

皇祖父,他或许也是重情的。

弘晳说:“玛法,让孙儿把阿玛带走吧。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孙儿照顾他,让他静静的养身体,或许还能有好转。阿玛还是太子,只是远离京城,与这里的人事都不再有任何的牵连,他或者能好起来的。孙儿愿意侍奉在阿玛身边。孙儿可以什么都不要。”

但是真的无法眼睁睁的再一次失去父亲。

康熙哽咽:“你这话,说的叫朕心痛。”

他怎么可能放太子走?怎么可能放弘晳走?

可是不放……若太子真的……他如何承受?

康熙挥了挥手,说:“你先下去吧。不要出宫。去守着太子。朕要好好的想一想。”

弘晳依言退下了。

太子还在昏睡,还是气息微弱的模样,却还算是平稳。

雍亲王见弘晳两天没合眼,强制让人带着他去了东三所休息,太子这边便是他在守着了。

太子有那么一会儿清醒的时候,见了是雍亲王在跟前,雍亲王见他醒了要去禀报康熙,太子轻轻摇头,不让他去。

“皇父尚未有决断。别去寻他。让皇父好好的想一想。”

雍亲王转头又坐下了。

细算起来,雍亲王跟着太子也有些年头了。他见到过太子意气风发的时候,如今太子这样,他心痛又心酸。

先前顾不上也不敢说,这会儿见了人,就什么都顾不上了。

胤禛说:“二哥若好好休息,或许也不至于此。二哥为了弘晳,真要将自己都搭进去吗?”

太子是真拿胤禛当手足兄弟的。兄弟俩在一起这么多年了,很多事他不说,胤禛应当也都猜到了。

太子轻声说:“若易地而处,你是孤,你会怎么做呢?”

“弘晖八岁那年病重,咱们把他救回来了,你那么高兴。若是弘晖真的有什么万一,你该有多心痛啊。父母之爱子,都是一样的。”

“孤与弘晳如今的境地,若再往下,就是深陷被动的死局。死局,唯有以死破之。孤远遁边地,是为孤也是为弘晳挣得一线生机。待孤走后,老四,你要替孤看护好他。不能让人欺负了他。”

太子提起弘晖,胤禛就明白了。

弘晳虽非太子妃所生,可他已然在太子心中是最重要的儿子。

胤禛简直不能想象,如果弘晖这个他看重的儿子真的病死了,他该有多疯。

胤禛不问其他,他是坚定不移的太子党,太子说什么就是什么。

他在太子身边轻声说:“二哥,你放心,谁欺他,我就和谁拼命。”

“等有一日,我们……总能再将你接回来的。”

太子浅浅一笑:“好啊。”

康熙终归还是见了那些人。

一直避而不见,这不是个办法。

太子尚未断气,可后头的事都要有所准备,若无事当然是好,若有事,提早有所准备,也不至于临场忙乱。

康熙头昏脑涨的,还要处理太子的丧事准备,他强忍悲痛,事事都要如意,都要高规格。

为这个还要和大臣扯皮。

八旗勋旧趁着这个机会疯狂反扑。

这个人进言,说太子表疏是违制,太子不能够这样。

那个人说,皇孙弘晳尚未有子嗣,不能选定为皇太孙。

又有人道,皇上还有好些个皇子阿哥,纵然太子病逝,也不应当在皇孙中择后。而是应该在几个成年的皇子阿哥中选定一位为皇太子。大家共同推举,这样更显朝廷公正。

七嘴八舌,各有各的说法,却没有人一个人问一声太子如何了。也没有人体会顾及康熙将要的丧子之痛,都在告诉他不可,不能,不许。

为什么不可、不能、不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