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


满足于现状,其内心深处还是想重现当年盛况的。

孟桑若有所思,下意识联想到后世大学食堂采用的承包制。

学校提供场地、窗口,通过招标引来承包商租下地方。之后聘请厨子、每个窗口作何用处、定下菜单、管理人员等等皆由承包商来负责,学校只需要时不时检查卫生,最后躺着收钱就行。

如今的国子监食堂,由国子监这方直接招揽庖厨、杂役等,给监生提供免费吃食,耗费钱财甚巨。劳心劳力许多,不仅是只出不进、年年耗着国库里的银钱,又讨不着监生的好。

孟桑想得正出神,思绪飘远,忽而被徐叔的声音拉了回来。

徐叔笑呵呵问:“孟师傅这般认真,莫非在想解决食堂困局的法子?”

孟桑被问到也不露怯,大大方方将承包制润色一番后,粗略说了。

本以为能集思广益,打开新的思路,哪成想话音刚落,就被魏询驳了回来。

魏询板着脸,斥道:“设国子监,一切花销从国库出,这是圣人对天下学子的看重与恩泽,好让监生专心课业,将来入朝为官、为朝效力。”

“若依你这般,反倒从监生手里赚银子,不是本末倒置吗?让国子监染上商贾铜臭味,更是不成体统!”

孟桑被责备了也不恼,暗自叹气。

倒也不怪魏叔这般想,实属背景差异太大。

商贾在如今是最末流的行当,常被人瞧不起,商贾之子更是连参加科举的资格都没有,而承包制这种过于新奇法子,无法被理解也实属寻常。

众人换个话题,又留了一会儿才各自散去。

孟桑带来国子监的淀粉快见底,先前特意带着阿兰、柱子做了一些,还有一点收尾活没做,便拉了阿兰留下。

柱子本也要留,但近日由夏转秋,他有些着凉,便被孟桑与阿兰联手赶回斋舍休息。

魏询与徐叔相伴归家,他们本就住在务本坊内,时常一同来一道走,路上拌嘴吵架、互相埋汰也算热闹。

随着食堂内外的人逐一离去,后厨小院渐渐安静下来。

桌案上点起油灯,孟桑和阿兰并肩站在高脚桌案前,一边闲聊,一边干活,两人都很自在。

做手工淀粉其实不难,先将土豆、玉米、红薯等食材切小块,越小越好,然后添上水,用石磨将之磨成泥,以纱布过滤后,将所得浆液倒入盆中。

像是因过滤而留在纱布里的残渣,也可以继续包着在水中揉搓,不断将躲在残渣里的淀粉成分搓到水里,不断重复这一步即可。

一盆盆浆液经过时间沉淀,上下层分离,再倒去上层浊水,将底部凝固的白色块状捏碎,摊在阳光下晒干,最后用碾槽或者擀面杖磨成粉,得到的便是做菜常用的淀粉。

这种手工做的淀粉,虽说没有后世机器做出来的细腻,手边也没有精细工具来过筛,但在当下是足够用了。

切块、磨细、过滤、沉淀、晒干……这些至昨日就已经做完,今晚孟桑与阿兰需要做的是磨粉。

就在她们忙活时,忽然食堂门口传来询问声:“食堂可还有吃食?”

孟桑与阿兰一前一后停下手中活,望向来人。

是一位身穿常服的老人,长得温和慈祥,很是和气。身上既没有挂国子监的木牌,也没有在腰侧佩戴金银鱼袋,通身儒雅文人味儿十足。

孟桑忆起最近正值国子监各学月考,有些博士偶尔会留下挑灯改卷子,便下意识以为这位老人也是其中之一。

老人和气道:“今日没赶上饭点,外头食肆都已打烊,途经食堂发现有亮光,便想来碰一碰运气,不知食堂可还有吃食否?”

食堂本就是为监生与诸位大人们提供吃食的。虽然现下过了饭点,但人家都找上门来,她们也不好推拒。

孟桑沉吟片刻,试探地问:“晚间剩下的暮食都已经倒了,倒还有没用完的面粉、鸡蛋留在灶上。这位博士若是不嫌弃,儿去做碗馎饦来?只是要费些工夫。”

老人微微一愣,旋即回过神来,摆手道:“无妨,劳烦女郎。”

“不知大人如何称呼?”

“我姓沈。”

孟桑叉手:“沈博士稍等,待做好馎饦给您送来。”

沈博士很是和善地说了声“不必拘礼”,然后随意找了一张桌案坐下。

只是一人的分量,和面、揉面并不费事,孟桑准备直接在食堂中央的灶台做,省得还要在后厨另外点油灯。

阿兰烧火煮水,孟桑自个儿利索地揉好面团。

醒面时,她环顾四周——除了鸡蛋,便是一些姜葱辅料,实在找不到其他食材当浇头。

若只端过去一碗清汤馎饦,未免太素了些,还是备一道菜来搭配才好。

可仅是鸡蛋,能做什么菜式呢?

第20章 赛螃蟹

现下已是八月,再过去些时日便是吃螃蟹的好季节,一想到那膏肥油满的大螃蟹,挑出来时颤颤巍巍的嫩白蟹肉……孟桑舔了舔嘴唇,不如就用鸡蛋做一道赛螃蟹,先解个馋?

拿定主意,孟桑立即将灶间鸡蛋全都搜罗起来,开始烹制。

赛螃蟹这道菜做来其实很简单。将每个鸡蛋的蛋黄蛋白分离,以姜末、酢、糖等调出料汁,就可以开始起锅炒制。

蛋白先下锅,加一丢丢调配的料汁,边炒边搅拌,成形之后盛入盘中,充当“蟹肉”的部分。

炒蛋黄时,讲究热锅凉油,炒制方式与炒蛋白没什么不同。最要注意的是火候,千万不能炒过头,否则最后成品做不出蟹黄流油的状态。

待到锅中“蟹黄”逐渐从液体变为半凝固的膏状,即可盛出盖到“蟹肉”上,如此便成了一道以假乱真的赛螃蟹。

面团也已经醒好,孟桑嘱咐阿兰揪面片,单做一碗清汤馎饦,然后就端着赛螃蟹出了灶台。

食堂内,沈博士气定神闲地坐在原处,闭目养神。哪怕闻见了菜肴香气,也不曾睁开双眼,直至听见逐渐靠近的脚步声,方才慢悠悠看向孟桑。

孟桑将菜肴摆到桌案上,叉手行礼:“馎饦正在煮,先呈上热菜,好让您垫一垫肚子。”

浅浅的盘中,底部铺着嫩白“蟹肉”,上头淋了一勺满满当当的“蟹黄”,黄澄澄的“蟹油”缓缓流动,渗入“蟹肉”之中,煞是诱人。

沈博士瞧见了菜肴全貌,一时诧异道:“八月长安城,哪来的蟹?”

孟桑本想直接报菜名,但一听沈博士此言,不禁莞尔一笑:“不若您先尝尝?此菜每凉一分,滋味便差了好些。”

沈博士对此话深以为然,忙不迭舀了一勺。

刚出锅的“蟹肉蟹黄”还冒着热气,随着勺子往唇边靠近,那鲜味越发浓厚诱人。

满满当当的一勺入口,鲜香、姜味和一丝丝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