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


是让其他人登门打听。

弘曕:???

“你不敢去,你就敢让我去?”

和亲王理直气壮,“十六叔又不打小孩儿,你是小孩儿你怕啥?”

小豆丁撇嘴,“你还是汗阿玛的亲儿子呢。”

和亲王耸耸肩,“你也是啊。”

小豆丁气鼓鼓,“我已经过继出去啦!”

兄弟俩拌了几句嘴,吵着吵着意识到这么吵不光没有意义还容易让地底下、啊不、让天上的阿玛上火生气,于是赶紧双手合十给他们家汗阿玛告罪,然后心照不宣的转移话题。

小果亲王稳稳当当的坐在椅子上,老实的像是面临教导主任检查的小学生,“五哥,十六伯折腾起来真的六亲不认吗?”

和亲王迟疑了一下,不太确定的回道,“应该波及不到咱俩……吧?”

这次的重头戏明显在理亲王府,他们俩和理亲王府没有任何牵扯,顺藤摸瓜也摸不着他们。

可是万一呢?

俩人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敢确定,于是只能心疼的抱紧自己,同时祈祷他们家皇帝老哥靠谱一点,别让他可怜的亲弟弟跟着栽跟头。

兄弟俩紧张兮兮的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然而第二天事情就开始朝他们预想不到的方向发展。

庄亲王进宫面见皇上,不知道他们俩在御书房里说了什么,最终结果是皇上生气,庄亲王灰溜溜回家闭门谢客,看样子不像是小事。

和亲王想不出什么事情能让他们家皇帝老哥气的连十六叔都罚,忍了两天实在没忍住,到底还是进宫询问当事人。

庄亲王府他不敢去,紫禁城他还不敢去吗?

乾隆:……

是不是他脾气太好了?一个个的蹬鼻子上脸找揍是吧?

和亲王赔笑,“四哥,你先说说十六叔昨儿说了什么,说完再揍也不迟。”

乾隆放下手中的折子,上下打量糟心弟弟,似乎在考虑怎么打最疼,“也没什么,就是想辞去身上的官职当个潇洒王爷,朕没同意。”

和亲王一边躲一边问,“那也不对,如果只是辞官被拒,他何必闭门谢客不见人?”

乾隆捏捏拳头,“你当谁都和你一样有胆子来朕跟前问啊?”

和亲王顿了一下,后知后觉的点了点头,“也是,除了本王有胆子来问,其他人都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十六叔不愧是十六叔,狐假虎威的本领炉火纯青。

他不说,皇上不说,大家伙儿不知道昨天到底发生了什么,肯定以为他惹恼了皇上被关禁闭,谁也不会往他自己关自己紧闭上想。

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十六叔到底想干什么?

和亲王自认不够聪明,于是继续伏低做小求他哥解释。

乾隆:……

这也就是他亲弟弟,换个人过来就是拖出来打二十大板再扔出紫禁城。

十六叔能想干什么?就是想辞官躲清闲啊。

大清能夺得天下是满洲所有勇士的功劳,从太.祖皇帝努尔哈赤到他们汗阿玛雍正皇帝,宗室王亲都直接参与朝政且执掌大权。

宗室王亲直接掌权在开国之处可以增强宗室的凝聚力,放到现在却有些不合时宜。

看前面其他朝代,宗室王亲权利太大对皇帝来说弊大于利,就只本朝来说,摄政王大臣于皇帝而言也是威胁。

康熙爷的时候一直在收拢八旗权利,将近枝宗亲分到下五旗去当旗主,慢慢的将下五旗的大旗主架空,最终将权利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

如今的八旗不像顺治康熙年间那样只知大旗主不知皇帝,但是他又面临了另一个问题:王大臣的权利太大。

皇帝总是多疑的,就算是亲叔叔也逃不过这个怀疑。

乾隆继位后对宗室很是亲善,但是他也没有停止削弱宗室王亲的权利,最明显的动作就是撤销再重组军机处。

原本四位辅政大臣应该干一样的活儿,但是重组军机处之后,鄂尔泰和张廷玉依旧掌握实权,庄亲王和果亲王这两个托孤亲王却只剩下挂名的总理大臣,虽然他们俩身上的其他官职越来越多,但是实际权利却在减小。

庄亲王在雍正爷身边干了十多年,要是连这点都看不出来他直接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皇帝想收拢宗室王亲手里的权利,他这个仅剩的托孤亲王必定首当其冲。

要么他主动急流勇退,要么皇帝想办法让他急流勇退。

前者他自己掌握主动权,事情结束后可以继续体体面面的当他的铁帽子王,后者皇帝掌握主动权,他是安度晚年还是晚景凄凉就只看皇帝的心情了。

他又不是什么贪恋权势的人,两个选择放到他面前,傻子才选第二个。

第一次请辞皇上不同意没关系,大臣告老还乡还得连上三次折子,他这第一次被拒绝很正常。

这次不同意,过几天他再来。

要是还不同意的话,那就只能等理亲王府事发然后被牵连到卸任丢官了。

说实话他不想沦落到那个地步,但是看现在这情况,他沦落到那个地步的可能性很大。

四哥啊四哥,这个托孤亲王可真不好当。

乾隆没有说太明白,只说他们十六叔是个不贪恋权势的好叔叔,看他面对朝臣时已经游刃有余于是想卸任不干。

这些权利争斗他们心里知道就行,说出来伤感情。

和亲王不傻,相反,他的脑袋瓜非常好使,听懂他哥的言下之意后对理亲王和他身边那些弘字辈儿的堂兄弟们报以万分的同情。

得,前有皇上后有十六叔,你说你们搞什么事儿,这不是上赶着给两个大魔王折腾吗?

和亲王打探完消息心里踏实不少,确定这事儿牵扯不到无关人员后立刻告辞,美名曰不打扰兄长处理政事。

皇上放心,他识时务的很,只要他不往国事上沾,皇上就没理由削他。

嗨呀,他可真是个大聪明。

时间过的飞快,很快就到八月十三万寿节。

这天宫里设宴,宗室王亲都要进宫给皇帝庆生,弘曕就是因为这事儿才回的果亲王府,万寿节的宫宴当然是逃不掉的。

乾隆皇帝是个喜欢大场面的皇帝,但是雍正爷崇尚节俭,他也不好一下子从节俭到铺张,面子上的功夫依旧得做到位。

这下可难为了内务府,既要让当今圣上满意还要节俭省钱,愁的主管内务府的几位大臣头发都稀疏了不少。

宫宴其实没什么好玩儿的,万寿节宫宴的主要目的是给皇帝庆生,耗时最长的环节就是诸王贝勒献礼。

有爵位的王爷贝勒送礼,宫里的皇子没到出宫开府的年纪,抄本书道个吉祥也是礼,如果有更小的皇子公主,那就是奶嬷嬷抱着小主子到皇帝跟前转一圈替小主子道个吉祥,不光不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