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3


家都知道人生病去大医院是有多花钱的。可是孩子们孝顺,老人生病了,秀秀和玉文天天惦记,每年都压着老人去医院,说实话,咱们就算知道花钱心里肯定也是开心的,而且家里确实能拿出这一份钱,所以每年她公公都要看病,这咱们是愿意的。”

“是啊,我媳妇儿去医院生孩子,就在那里住了两天就花了十来块钱,可贵了。”

“医院啊,那确实是特别的贵。”

“是啊,但是人家家里能拿的出来,那是人家自己的钱,当然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可是这小两口因为这个连要孩子都迟了。”

“这有啥,孩子总会有的,老人看病也重要吧,我家要是有钱,我妈当年可能还能多活几年,那是我妈啊,我肯定和这个玉文和秀秀选的一样,我明白这小两口。”

“是啊,都说看病花钱,但咱们谁不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这么对待我们自己啊。”

“说来说去,其实就是吴巧这一家真的太贪心了,话也不说就想把自己儿子过继给别人家,想的美死她了,也不看看她的脸,咋能啥好处都是她的。”

“这么长时间你还不了解她?没好处她能给你一个笑脸?”

“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前段时间吴巧想让我家大姑子帮她带一件好布料,那殷勤的,天天往我家跑,好话说了一套一套的。等我大姑子给她带回布料来,哪里还能见到她的人呢。”

“我也遇到过,那时候吴巧想要我帮她做件衣服,于是每天下午就过我家,那漂亮说的,也是一套一套的,你看衣服做好了,现在哪里还能见到她的人呢。”

“这和人相处哪里能这样的,我就说她这个人不实诚,不好相处,从那之后,我说她说什么我都不会相信了。”

“是啊,这人太滑头也不好,咋能这样的。”

“我帮她做了衣服,一点钱也没要她的,后来我家办喜事儿问她借几个碗,吴巧那难的,难死了,几个碗能要她的命一样,气得我立马就回去了,我回去就和我家那口子说以后可不能和这家人来往了,白眼狼一样。”

“婶子,你可千万不能过继她家的孩子,就是她说话再好听也不能过继她家的孩子,那不然以后你家就是她家了,哪还有你们家什么事情。”

“好似啊,别说咱们不用过继孩子,就是过继孩子,也千万不能过继吴巧这一家的。”

“咱能生,不可能过继她的孩子。”苏奶奶听见别人说话,回答道。

说实话,来之前苏家没有想过这么简单的,毕竟这里是人家吴巧的主场,是吴巧她们村子,一个村子的人怎么都要互相护着点的,他们外村的人来这里本来就吃亏,更别说他们两个村子以前还有一些矛盾,在老一辈的眼睛里,两个村的人是互相看不顺眼的。

就因为这些,她们昨天晚上想了好一会儿今天来了怎么说,怎么能让那些看热闹的村民不要对她们产生反感的情绪,怎么能让吴巧她们村的村民站在苏家这一边。

昨天是真的认认真真想了很长时间,哪句话最好用什么养的语气,那一句话最好不要说,绝对不能动武,这些都是在私下里都是设计好的,必须要正常发挥,必要时间可以超水平发挥。

可万万没想到,不用她们下大力气,吴巧自己内部就惹人生厌了。

这效果真的太好了,一会儿回本村根本不用按原来那样再闹一次了,只要把吴巧村的人怎么说她的说出去就行,别人知道吴巧是个什么样的就一切都简单了。

想着,苏奶奶又有些后悔了,真是失策,当时害怕事情闹不好所以留了一手,想着有个退路,所以没让本村的人也来做个见证。

后悔,早知道到这些还用想那么多!直接带上人来,让村里的人听一听吴巧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那一切都解决了,谁都知道她的话不能信。

带着有些懊恼的心情,苏家人还是心满意足的回了家。

吴巧已经翻不起什么大风浪来了,脸皮已经没了。

————

“其实也是,如果她不是个这样的人,也想不出过继自己儿子这样的想法来,像咱们,有一分奈何,又哪里舍得把自己的孩子过继给别人家呢。”

刚刚进入腊月,但是村子里年味已经很浓了,每家每户都在准备过年用的东西。

大家很重视春节,过年象征着新的一年到了,新的一年要有新的气象,为吉利,家里只要是有条件,所有的东西都要用新的。

被褥都要拆洗,全部都要拆下来,里面的棉花要重新弹,弄的软软的。还有人们的衣服,里面的里衣要做,一家人的棉衣棉裤也要做。每到过年,供销社里面的布料真的是供不应求,排队买东西的人都能打起来。

他们村子还不错,大家年底也都有几个钱,一年了,开开心心的,小孩的衣服过年肯定要给买新的,家庭好一点的,大人也一年能换个新,家庭一般点的,两年也肯定换新了。

刚进腊月,有布料就要开始缝制衣服了,还有棉鞋鞋垫,除了身上换洗的,还有家里的一些杂七杂八的器具。

家里蓖子,是用一惊选好的高粱杆一根一根缝起来,然后裁成圆的或者放的。这样的蓖子每一家每年腊月最少也要弄十来个。有放食物的,捏好饺子放饺子,捏好花糕放花糕。还有每天锅里热东西也要这些,年底要多弄几个。还有在缸、翁口盖,不算送亲戚的,七七八八,少说也要花两天的功夫。

张丽娟她们这些人最近几天都是上午一伙五六个人去供销社,中午回来做饭,吃了饭在家收拾一会儿,下午三点多女人们就又聚在一起,边忙手里的,边一起聊聊天。

这几天大家都是在苏家聚的,苏家房子比较大,又向阳,下午五点之后也舍得给炉子里放煤膏子,房间里暖和,所以大伙都喜欢到苏家来。

聚在一起就东家长西家短的开始聊,说完别的,话题又转到吴巧这里来。

“你们家咋不早点和我说这个吴巧,你们可不知道,吴巧这个人不行。咱们村的人是不知道,但是在咱们隔壁村子,她可是出了名了,知道她的都不会和她打第二次交道,真的,这个人的便宜是占不够的。”

说话的人稍微停顿一下,往针里穿了一根线继续手里忙活:“我娘家一个姐妹就是嫁到隔壁村子,和这个吴巧也认识,她可跟我说过这个人。就是这个吴巧,她要是有事情想要找你帮忙,那好话是没够的,好的跟你一个人似的,等用完我姐妹了,把人扔的远远的,再不见上门,你上门找她还吃一个闭门羹,就怕你多喝她家一碗水。听我的,这样的人可不用和她处。”

张丽娟王喜娥几个也没想过事情居然就是这么的巧,她们村子居然也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